中國經驗看蝦皮與PcHome兩虎之戰
導讀:筆者身為行銷人又是資深 PTT ES 版鄉民 自從來到中國工作後,就再也沒用過台灣電商 但最近,身邊的人不約而同的推薦蝦皮電商 身邊的行銷人都很興奮的落淚表示:台灣電商終於出現大躍近了!!!!! 而當我期待的下載來使用後, 我必須誠實且失望的說:看過中國電商的繁華後,回頭來看台灣的電商對我來說實在「原始」了點 講到這個話題,一定會有人急著反駁說:「兩岸的規模根本無法相比」 也會覺得因為支付金流受限於法規,才讓電商無法施展拳腳但我想說的原始,不是整體的市場規模,而是從消費者面&賣家面去深度的探討 不論是功能來看,或是垂直深度,能聊的層面實在太廣 我下筆之後,才發現這個主題實在太巨大了 ... 所以接下來我會分成若干篇文章來寫 希望能以自身的經驗,給大家一個不同的視角看台灣的電商 Part 1 :蝦皮為台灣電商市場建立新的里程碑 必須先給蝦皮掌聲鼓勵,蝦皮的確為台灣電商市場樹立了新的里程碑 這部份由由已經有太多的筆者深度探討了 所以我就簡單的列出了兩點顯著的改變: 第一是蝦皮創造了電商平台個性化 以往你只會覺得你只是用了『 PcHome 』或是『 MOMO 』買了商品, 但蝦皮成功的利用了 Social Media 塑造了自己的品牌個性 第二是提供了一站式服務,滿足消費者不同的需求 蝦皮拍賣到蝦皮商城、到蝦 24h 購物中心,全部可以在一個平台上滿足,提供消費者較完整的購物體驗 Part 2 :從兩岸電商比較思考台灣電商突破點 回到開頭的話題,其實這是一種恨鐵不成鋼的心態 台灣電商發展至今超過 20 年,並且人才濟濟 資源與大環境的受限不是一個讓我們滿足現狀,止步不前的藉口 中國電商雖有一些台灣電商無法到達的境界 , 但絕對也有我們可以效仿學習的地方 提升消費者的黏著度,將流量轉換銷量 在台灣,你可能是想到要買什麼時候的時候才打開蝦皮 透過關鍵字搜尋,比較之後,再決定購買 而其中的購買流程,是又臭又長 在每個行為的轉化中,都是一次次的用戶流失 由於行動上網的普遍,造成碎片化的上網模式 在任何時刻都可以成為消費者購買的關鍵瞬間 以往的行銷模式,使用循序漸進的策略模式已不